本周就要正式入伏了,最近的你,身体是否有这些情况:
出汗变多,稍微动一下,浑身上下黏糊糊的; 容易口渴、头晕乏力,暑气上头的时候,甚至会恶心想吐; 胃口不好,什么都不想吃,吃了又不容易消化; ...... 三伏天的闷热潮湿会让身体出现一些症状,但同时,这也是消暑祛湿的好时节。 今天小薇就给大家推荐一个适合三伏天消暑祛湿的“完美”食物——粥。 夏天喝粥,助你扫除暑热
三伏天是夏天最炎热的时候,人体的新陈代谢更加旺盛,出汗增多,水分也会跟着加速流失。 在中医的观念里,这就容易伤津耗气,想要生津益气,从饮食入手是最容易的方法。 而喝粥,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 一方面,粥有温、软、淡、香的特点,便于消化吸收,还能开胃解腻,帮助我们更好的吃别的食物,保证营养; 另一方面,粥是含水量较大的主食,可以帮助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,让身体中的津液不至于过分损耗。 但是单单喝大米粥,那就太简单啦,煮粥的时候往粥里加上一样其他食材,就可以起到更好的功效哦~ 煮粥加一物,好处加一倍
加荷叶 清凉解暑 荷叶味道微苦,有解暑化湿、凉血止血的作用,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,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、莲碱等成分,有一定润肠通便、降脂、降压的作用。 夏季适当食用荷叶粥,能够缓解夏季暑热导致的头昏、倦怠、恶心、胃口差等不适症状。 ps:荷叶寒凉,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合食用荷叶粥。 荷叶粥 材料:新鲜荷叶1张,粳米100克,冰糖适量。 做法:荷叶洗净切碎备用,粳米加水煮粥,粥熟后加适量冰糖搅匀,撒上荷叶碎,待粥变为淡绿色捞出荷叶,搅匀即可食用。 加鸭肉 滋阴补虚 鸭肉性微凉,能滋阴、清虚热、利水,是很适合夏季吃的肉类。 鸭肉与米煮成粥,消暑滋阴、健脾化湿、补益虚损,非常适合夏季感觉倦怠,易上火的人食用。 鸭肉粥 材料:鸭肉250克,大米100克,黄酒少许,盐少许,清水适量,葱姜末适量。 做法:鸭肉焯水去骨去皮,刀切或手撕成丝备用,大米加水入锅熬粥,水开后加入鸭肉、黄酒,粥熟后加入盐、葱姜末调味后即可食用。 加薏米 健脾祛湿 夏季除了祛暑滋阴,祛湿也很重要!薏米性凉,有利水渗湿,健脾止泻,解毒的作用。 用薏米煮粥,不仅能健脾祛湿,也能解暑清热,如果加入适量的赤小豆,效果更佳。 ps:薏米性凉,有经常手脚冰凉,消化道不适症状的寒湿体质的人,要注意将生薏米炒至微黄,去除寒性后再吃。 赤小豆薏米粥 材料:粳米100克、赤小豆200克、薏米200克,冰糖适量。 做法:薏米和赤小豆在前一天晚上泡好备用,粳米加水煮开,加入薏米、赤小豆煮1小时至软烂,拌入冰糖即可食用。 夏季喝粥,要注意这4件事 夏季喝粥虽好,但也要注意一些饮食上的禁忌,才能更好的享受健康。 1、粥虽好但别顿顿喝 适当喝粥确实有益,但是三餐都以粥为主食,甚至只喝粥是不利于健康的。 粥属于流食,很难持久的供应能量,因此会有“不顶饱”的感觉,长期只喝粥,会因能量和营养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。 2、糖尿病人喝粥要适量 粥有易于吸收的特点,因此容易导致血糖迅速升高,造成血糖波动较大,糖尿病人喝粥一定要适量,一小碗即可。 3、胃不好的人要少喝 喝粥其实不养胃,因为粥不用慢慢咀嚼,唾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往往不能充分混合,可能加重胃的负担。 另外,水含量偏高的粥在进入胃里后,会起到稀释胃酸的作用,因此胃病患者不宜老喝粥。 4、别贪凉喝冰粥 粥冰镇之后会变得更加寒凉,容易刺激肠胃引起不适,虚寒体质的人喝了以后,也不利于健康。最好是自然放至温热后(低于65℃),再进行食用。 夏季3款养生粥 解暑、祛湿、补虚 你都学会了吗?
关注微信